专业认证工作是如何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当更大范围、覆盖面更广的认证工作逐渐在更多高校开展起来,高校应采取何种措施积极应对?学校、院系、专业负责人及任课教师在此过程中又该分别担任何种角色、承担什么工作?本期将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韩占生教授据此进行分享。
此前,麦可思研究特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授、工程教育认证专家韩占生与我们进行了关于专业认证相关工作的经验分享,详情查看文章《如何证明专业在持续改进?专家认为重点是强调2个机制的建立》。本期麦可思研究继续为您带来韩占生教授关于高校专业认证筹备工作的独到见解。
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作为我国工程教育十多年来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工程教育认证直指工程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教育理念、标准、模式、评价等核心问题,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主要着力点。在您看来,专业认证工作是如何促进专业内涵建设的?
韩占生:在大学里,学科与专业,是两个既有内在联系但内涵又各自不同的概念,两者对事物的表述视角不同。关于学科,其中一个重要内涵是,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简言之,学科是按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知识门类。学科对于大学的意义有二:一是从(高等教育)外部获得社会认可,二是大学校际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基础。延伸的意义在于大学的学科优势与优势学科是形成专业办学特色与优势的基础。
而专业是学校为了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在学校内根据学校自身学科发展水平与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下面主要谈及的是大学本科层面的专业内涵。狭义的“本科专业”主要用于说明大学在传授(已有)学科知识、培养重要的专业能力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所以本科专业是针对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的系统性工作的一个概念。因此,它必然与社会需求有天然联系(而学科发展可以不必然考虑社会需求)。上世纪末之前,我国的本科专业教育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学科知识领域的理解力和行动力的职业教育。
随着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我们本科教育的使命更加趋向于“全人教育”,也就是说,除了专门化的针对特定领域工作胜任力的教育培养外,也要关注人作为社会公民的全面发展。因此,现在的本科教育可以定义为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我国目前有近1300所普通本科院校,虽然不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历史和现实,为自己规定了不尽相同的本科人才培养使命,但都不会超越本科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属性:职业性、专业性和基础性,只不过不同类型的高校和毕业生个体,所体现出来“三性”的侧重点和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所谓职业性,就是本科教育理应直接面对就业,为学生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工作提供相应的训练,为学生职业生涯起步做好充分准备,可以说职业性是本科人才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属性。所谓专业性则是本科教育的内在属性,即帮助学生构建起在一定宽度的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形成能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知识基础、意识和初步能力,为其在毕业后取得社会承认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打下坚实基础。所谓基础性则是本科教育的发展属性,随着汹涌澎湃的社会变革和产业革命,大多数社会职业都可能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本科教育应着眼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而不只是针对现有专业、职业或具体岗位的发展,因此不能忽视学生对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知识的理解,不能忽视对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能忽视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有利于他们向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发展。
总之,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严谨的专业知识教育和严格的职业实践技能训练,还应通过深入某一应用学科领域汲取相关经验,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锻炼审辩式思维能力,使其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方式面对和解决在真实工作和生活环境中遇到的复杂问题,从而拥有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公民应该具备的思想能力、行动能力、职业能力和可迁移的终身学习能力。
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遵循的理念与逻辑,恰恰契合了本科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性和基础性的特征。专业认证秉持的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反向设计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再从聚焦课程目标达成正向实施来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和培养目标愿景的实现,可以说是一个教育理念先进、人才培养逻辑自洽且极具操作性的专业建设指南。一所学校或一个专业,如果是发自内心地为了寻求一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康庄大道”,而不是出于功利心以获得“帽子”为目的的话,那么自愿参加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算是一条专业建设工作的可比较、可衡量、可持续的“捷径”。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乃至由此衍生借鉴而产生出来的我国其他专业门类的专业认证(评估)工作,都遵循着“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这三大理念。其实,这也应该成为我们从事一切教育工作所遵循的三大原则。只要能把这三条落实到位,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就应该是有保障的。
麦:您是如何理解内部质量保障与自我评估、专业认证之间的关系的?
韩占生:这三者的关系是这样的:首先,任何教学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判断质量应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成效,学校管理层和专业院系的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管理工作时,这既是原则也是判据。
其次,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在开始和入门阶段,可以借助外力(学校和专业以外的力量)推进,以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就是一个不错的和现成的外力。但最终的、可持续的质量管理还要依托于在学校内部逐步培育和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
第三,对专业建设而言,参加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应该是出于自觉自愿的心情,在认同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一种外部评估与诊断,目的就是看看自己专业的建设是不是达到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列出的标准,同时在外部专家的帮助下,找到专业下一步建设与改进的方向和重点。目前也出现过一些名校的某专业,其依托的学科水平很高,但并没有申请进行认证或者虽申请了但没有获得通过的例子。这个现象也不能简单地推论说这些学校的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就一定不如获得认证通过的其他学校的相同专业。只能说明这些专业没有或不愿意按照认证标准的逻辑提供相关材料供认证专家评判。严谨的表述应该是:申请参加专业认证并获得通过的专业,是按照认证标准提供了全面的证据并获得认证专家认可达到合格线的;申请参加但没有获得通过的专业,是没有按照认证标准提供全面可信的证据,从而未获认证专家认可达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既不是评优性质的评价,也不是唯一性的合格评价。但专业认证确实是一套理念先进、操作性和指导性都很强且具有一定程度国际实质等效性的专业建设指南。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所以专业建设的成效最关键的还要看是不是建立了校内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机制。这也是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即“专业是否建立了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并通过自评能证明自己是达标合格的。
麦:您认为专业认证筹备工作中最核心和关键的工作是什么?
韩占生:首先,高校和专业要全盘认同专业认证的理念,即“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从一所学校推进专业建设的宏观思路看,首先要全面学习和借鉴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与方法,让校内诸多专业按照专业认证的逻辑全面推进自身建设,同时模拟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做法,在校内开展一轮自我评估工作,最后再鼓励相关专业积极提出申请参加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按照上述步骤不失为一条专业建设的“正常路径”。如果某个学校有一批甚至是全部专业都按照这个逻辑进行建设,肯定要比只是个别专业单兵独进更容易通过专业认证。这种通过自建自评后再参加国家认证的做法,也恰恰符合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初衷,即促进学校自己建立起运行良好的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与机制。
其次,为了落实专业认证理念,学校需要设计和形成一整套符合本校和本专业特点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成熟做法,特别是要紧紧围绕“面向产出”这个核心,形成整个学校和整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目前看,在一些学校和专业内部,面向产出的评价机制还很不健全,自我评价的说服力非常薄弱。例如,认为开设了某某课程就能够作为某项毕业要求达成的直接证据,这样的片面认识还是很常见的。要知道,开设课程并非产出本身,课程学习的过程和课程目标达成与否的可靠证据才是产出。
关于认证筹备工作,我认为最事半功倍的做法是,要在学校(教务处)层面、院系领导层面、责任教授层及普通专业任课教师这三个层面形成合力,各司其职,才能够做好认证的筹备工作。
麦:您提到学校、院系、专业负责人及任课教师三方形成合力,那么在专业认证工作中三方各自应负责什么?
韩占生:我们的经验是参加专业认证首先必须要有学校层面的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其次必须要有专业所在院系领导层及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员的支持与参与,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发挥专业责任教授和专业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面就我们的经验谈一下三方各自负责的内容。
专业负责人及教师该如何做?
1.用三个理念武装自己——学生(能力)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在开放体系(面向校内外、面向社会)下邀请相关方共同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
2.将毕业要求分解成具有可衡量、导向性(会做什么)、有逻辑关系、有专业特点的指标点——最重要的是理解“复杂工程问题”这个关键词,有针对性地解决“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
3.由专业负责人领导全体教师依据指标点重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联矩阵:是否支撑布局合理?是否全部覆盖?支撑强度是否能体现主干课程作用?同时要用新理念重构课程教学大纲。
4.每位老师需上好、管理好自己的课。指标点可衡量性的前提在于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做,如何检测和评价。教学过程目的性明确,教学效果可检测、可考核、可评价,学生在作业、试卷、报告、论文等学习成果中可表达出其能力的达成情况。
5.持续改进。要周而复始地推进教学过程中的及时改进和课程结束后的总结改进工作。关键是找短板,补短板。
教学院系负责人和职员如何做?
1.要求专业负责人和教师要完成上述工作,教学院系领导要率先垂范做好相关工作。特别是要在全院积极推行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这三个理念的落实程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单位的教育质量文化。
2.依据领导岗位分工,齐抓共管师资队伍建设、支持条件建设、专业之间的平台课程体系建设、招生与学生辅导等方面的工作。特别要在构建完备的闭环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做好符合自己学院特点的制度建设。在教师上岗和定期考核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建立有效机制,在学生教育引导上,突出学业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3.持续改进。建立有效的毕业生调查制度和用人单位反馈机制。统筹全院系资源形成合力为教学服务。定期向本院系的教师和学生报告自上次报告以来,本学院为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新做了哪些具体工作、效果如何,今后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是什么。
学校职能部门如何做?
1.在全面学习认证标准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的责任区。学校职能部门某种意义上就是学校在某一个角度的侧影,它代表和领导着学校某一方面的全局性工作。在五位一体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都应该能找到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在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7个大项、36个小项中,都能找到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区。特别是第6大项(师资队伍)、第7大项(支持条件)、第4大项(持续改进)和第1大项(学生)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各主要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
2.以评促建,重在建设。把各项标准融入到学校政策与建设规划制定、资源分配与投入、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的完善上来。
3.必须有主动服务教学的意识。涉及职能部门的工作和数据都是无法临时抱佛脚来改进的,全校日常性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统计应该是全校一个口径。因此教学基本建设要有前瞻性,各部门也必须把现状说清楚。要主动与教学院系和专业负责人沟通,了解自评报告中涉及自己部门的工作是怎么表述的,要清楚自己部门负责的各项工作在专业建设中是怎么体现的。
总之,我国整体性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已经超过15年,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也已有5年之久。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跨越从“形似”到“神似”这道坎。当年的“形似”可以理解为“生吞活剥”式地学习先进经验;现在的“神似”则是要在融会贯通地理解认证理念的前提下,在紧扣认证通用标准的同时,鼓励各校各专业做到八仙过海殊途同归。我们期待在全国层面多进行专业认证工作的经验交流活动,也期望能够有像麦可思这样的更多的第三方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到高校的专业建设中来。
声明:转载自“麦可思研究”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dEjBEG_EL4dJFi4dCJ7H7A。(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